日前,在前锋农场场区、东西二抚路,道路两侧正在进行施工,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别拓...
东北网10月14日讯 2014年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七星分公司七星农场113万亩水稻再次获得了大丰收,而对于分公司水稻种植户们来说,今年的“丰收”比较特别,鼓起他们腰包的可不全是晒场上多出来的“粮食”,那他们的“钱袋子”里到底还有什么秘密呢?
进入十月上旬,在北大荒这块神奇的沃土上,拖拉机的轰鸣声在狂野中回荡,黝黑的大地恢复了他本来的模样,在秋收生产的收尾阶段,为了抢抓农时七星分公司的3000多台整地机车仍然忙碌在田间地头,大马力机车依然是生产的主力,按照分公司质量效益实施方案的要求,今年七星分公司在水田三秋工作中采取了收翻结合的作业方式,前面收割机完成水稻脱粒收获,大马力拖拉机在后面开始整地作业。在统一农时界限、统一机械作业模式下,除了管理区的管理人员外,很多种植户这个时候可以不用来地里了,但是在七星分公司有这样一群种植户,他们同整地机车一起仍然忙碌在田间地头。
王瑞新是七星分公司第五管理区的一名拥有300亩水田的种植户, 2012年王瑞新带着他心爱的拖拉机加入管理区的农机合作社,原来专门用来给自家干活的拖拉机有了新用途,尤其是秋收大忙季节,合作社按照每亩地30元的价格,每年给他带去的整地作业订单就有7万多元,加上种水稻的收入,王瑞新一年把21万人民币装在腰包里。他也成为了合作社里的致富明星。今年的秋收,王瑞新又购买了一台904拖拉机,瞄准秋收市场,这位种粮大户和同站有机户做起了跨区代耕服务。
而在另一生产现场,农机合作社社员李刚前天收获的粮食已经达到了销售的标准水分,按照检测的出米率,李刚可以以每市斤1.5的价格出售出去,但是一路看涨的价格让李刚觉得可以继续观望。就在上个月,同作业站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以订单收购的方式向附近的稻米企业销售水稻,每市斤高于市场价格一毛钱,这让李刚有了新的想法。
加入水稻种植合作社,不仅可以享受化肥农药的团购价格优惠,在规避粮食市场价格风险方面也有很大的好处。李刚有了入社的想法,当一个“双料社员”。到2014年,七星分公司已成立农业、农机、畜牧专业合作社34个,拥有社员1833户,涉及土地面积67.24万亩,配套机械5499台套、在秋收生产阶段,这些合作社纷纷瞄准丰收市场,你的粮我来卖、你的地我来耕!原来的种粮大户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合作社里的“车老板”“粮经济”,在互利互助的模式下挣起了“外快”。通过多种经营、合作经营模式,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土地规模优势,将粮食资源变成市场资源。在分公司种植户的眼中,这块黑色土地现在已经慢慢的散发着金色的光亮,播撒下勤劳、智慧的汗水,生长出来不仅仅是丰收,而是更多、更大的财富。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