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前锋农场场区、东西二抚路,道路两侧正在进行施工,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别拓...
东北网10月13日讯 前哨农场第二管理区种植户曾兆臣种植的350亩水稻亩产达到了630公斤,他收获的水稻被外地客商一次性以63.2万元的价格收购,比去年增收了近10万元。曾兆臣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效益,都要得益于这个场坚持高标准、高科技种田。今年,这个场55万亩水稻,预计平均亩产比去年增加近100公斤,为种植户新增收入近1.5亿元。
为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农业科技应用,前哨农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多措并举,全面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推广科技应用、助农增收。转变培训方式,送技术到家门。这个场科技科、农业科等部门转变培训方式,采取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方式,“零距离”做好各项科技培训工作;深入生产一线,进行技术服务。紧扣农业生产农时,全场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现场为种植户讲解当前的农业生产技术要点,确保种植户能按照生产流程、技术标准进行正确的操作;组织现场观摩,实地交流取经。通过组织种植户参观科技示范户的稻田,让他们现场进行交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的传帮带作用,提升全场种植户的科学种田水平,为粮食稳定增产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种植户增收。与此同时,这个场技术人员还通过发放测土配发施肥建议卡指导科学施肥,发放大棚管理明白卡、包户明白卡、干群联系卡等,使种植户在发生问题时可第一时间找到相关技术人,确保及时解决问题、不误农业生产,全面实现科学种田、科学管理。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曲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