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前锋农场场区、东西二抚路,道路两侧正在进行施工,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别拓...
有这样一渠江水,它水渠流金,滋养大地。
有这样一座小城,它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有这样一种文化,它根植黑土,上善若水。
有这样一部史书,它记载了绥滨农场66年的开发建设史,记录着绥滨人民不断化水害为水利、不断创造粮食产量奇迹的过程:2013年,绥滨农场实现粮食总产35.7万吨,比2005年增长155%;人均纯收入2.76万元,比2005年增长284%。
2002年,绥滨农场借助绥滨灌区工程,推行“以稻治涝”方针,确定“以渠养稻、以稻育城”的经济发展方式。几年来,农场坚持以水优农、以水减灾、以水兴城、以水育文,依托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实施“抓城、强工、优农、富民”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以水优农谱绿韵
“一池一水一禾苗,万顷良田一片绿。纵横阡陌百斗渠,沃野千里一江水。”这是绥滨农场利用现代化水利工程灌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真实写照。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治水,因地而制流”。绥滨农场地处黑龙江与松花江之间夹角地带的冲积平原上,其间河网纵横,星罗密布着蜿蜒河、敖来河、向阳、老龙坑四大涝区。自建场以来,就没有停止过治理内涝的脚步。由于水田高产稳产,效益显著,上世纪90年代,农场开始大力推行“以稻治涝”,水田面积迅猛增加,但全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0.7333亿立方米,到2001年地下水开采量已达0.9亿立方米,出现超采。为了实现水田种植可持续发展,2002年10月,绥滨农场启动了绥滨灌区工程,总投资2.58亿元,灌区总面积50.15万亩,设计灌溉面积30.18万亩, 2005年完成了灌区渠首和总干渠工程,2006年完成灌区二级提水站和部分支渠工程,当年5月正式运行。随着灌区渠系工程逐步配套完善,目前,全场已有23.92万亩水田实现了江水灌溉。由于江水水温一般在17℃~18℃之间,非常利于水稻生长,加之江水中富含浮游生物和多种矿物质,为水稻提供了天然的养分,保障了水稻生产的绿色、无污染,有效提高了稻米品质产量、效益,农场原机井灌溉亩产为510公斤,现江水灌溉水稻亩产达600公斤以上,亩效益增加140.25元。
与此同时,农场紧紧抓住黑龙江省打造千亿斤粮食产能的契机,精心谋划,积极向上级争取,获得了“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东部土地整理重大工程”五个项目和一个土地整治示范工程项目,建设规模达到14896公顷,项目可新增耕地713.08公顷。目前,已有四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两个项目完工。如今,项目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已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贯通、旱能浇、涝能排、高产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新格局。同时,也使项目内旱田普遍提高两个等级、水田普遍提高1个等级,而且粮食产能也得到提高,由原来的每公顷单产7100公斤提高到每公顷单产9200公斤。种植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除部分地块保留原有旱田,其余均改为水田,促进了粮食总产的大幅提升。
以水兴城话诗韵
古代,人们“缘水而居,不耕不稼”。现代,水又被赋予“城市之肺”的美誉。
绥滨农场在城镇建设中注重融入水元素,以水兴城,利用绥滨灌区工程巧引江水入城,让这座新兴农垦城因水有了灵气,有了魅力,有了活力。
“水在城中、城在绿中、绿在景中。”走进绥滨农场,你能看到水网、绿廊、新城已自然融为一体。无论是走在龙泽苑、天朗公园,还是漫步于龙韵湖、龙之府观赏园,宛如置身于人在路上走、人影水中游的“水韵画卷”。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