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前锋农场场区、东西二抚路,道路两侧正在进行施工,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别拓...
走进八五〇农场十二管理区“青年民兵之家”书屋,就像到了一个小图书馆,书柜上各种书籍琳琅满目,种植的、养殖的、法律书籍等应有尽有,数字电视、电脑等设备齐全,被民兵们称为“文化粮仓”。这里不仅是读书空间、培训基地,还是民兵休闲娱乐的场所,“文化粮仓”的综合效应日益凸显。
十二条管理区把建好“青年民兵之家”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和兵心工程抓紧抓好,结合管理区生产实际,在建立模式、保障机制、完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目前,管理区共投资100余万元用于民兵建设,民兵室内活动场所130平方米,可以容纳200人开展进行学习;设有民兵书屋,采取定期开放制度,配备了有关政治理论、国防军事、文学艺术和业务技术等方面,屋现存有书籍种类8类共4000余本,并订阅了《中国国防报》、《中国民兵》《东北后备军》等报刊杂志,让民兵及时了解国防知识,掌握时事政治。使管理区青年民兵活动有场所、教育有阵地、执勤有装备。成为该场民兵文化建设的新品牌。
十二民兵连指导员孙吉军告诉笔者:“青年民兵之家书屋是送给我们民兵的文化福利。”以前农闲时节,“兵走村空”现象比较突出。如今,“青年民兵之家”成了提高思想文化、培养民兵素质的基地, 自打管理区建起了“青年民兵之家”,孙吉军就欣喜地发现:这间占地100多平方米的空间牢牢地吸引了管理区里的年轻人。到了农闲时节,打麻将、酗酒滋事的少了,来到书屋读书充电的多了。“现在管理区对青年民兵的吸引力增强了,民兵有了自己的“家”,民兵的荣誉感更加强烈。”十二管理区党支部书记、民兵连指导员孙吉军由衷感慨道。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