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在庆丰农场第一管理区看到,这个管理区众鑫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又有一批社员搬进了新楼,社员只需交付楼房成本价,其余的金额全部由合作社“埋单”。这是牡丹江管理局农工(民)专业合作社取得好效益的一个成功事例。
为了提高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速度,这个管理局根据《关于加快发展垦区农工(民)专业合作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目的,按照边发展边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思路,大力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着力引导其增强自身活力和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目前,管理局已有合作组织82个,其中,种植业类59个、畜牧业类15个、渔业类两个、林业类1个、服务业类5个,合作组织成员3052人。这些合作社根据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成为农户与科研机构、技术推广部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实现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分红、人人有尊严的目标。
由于合作社具备了统分结合的优越性,既在“统”中发挥集群效益参与市场竞争,又在“分”中灵活选择市场谋求效益,遵循这个特性,这个管理局的一些合作社还采取走出国门参与境外农业开发和走出垦区参与代耕代收的方式,拓宽了社员的致富渠道,实现了集群效益。其中,庆丰农场众鑫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就在俄罗斯成立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