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前锋农场场区、东西二抚路,道路两侧正在进行施工,在原来的基础上分别拓...
东北网6月24日讯 克山农场有一位75岁的老人李文善,尽管已经退体多年,但他的业余爱好却让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红人”。近日,记者走近这位耄耋老人,一起感受下他不一样的晚年生活。
李善文曾经是克山农场四营修理所的一名机车电路修理工,他的电路修理技术在克山农场是一绝。他平时爱好是铁皮活、焊点东西、割个玻璃、修理个自行车。李善文退休后不愿像其它老人一样仅出去走一走、玩一玩、乐一乐。而是选择购买了小型电焊机、焊锡、修理工具在家开始义务为乡亲们服务。
24作业区的王永俊是个养牛户,每天需要大量使用手电,时间长了手电坏了他就存着,存有五、六个时,王永俊就来找李善文老人给修理。李善文把几个不用的旧的充电手电筒拆开,把能用的小零件都放到一起,这些能用的小零件经过从新组装能用的手电筒了。其他人知道后,手电筒坏了也都拿到他家让他给修理,能修好的他就给修好,不能修好的他也要把能用的零件保存起来,留着给需要修理的手电筒留点“存货”。
农场人冬季都爱吃粘豆包。可是,24作业区内没有人家加工黏米面。于是,李善文就在家开始研究制作小型粉碎机。他先用纸和笔画出图纸,然后在根据制作粉碎机所需的材料进行收集。他用旧洗衣机的电机当电机,用旧铁皮当粉碎机的外壳,用旧铁筋当支架,用厚铁板制作粉碎机的飞锤、用大粉碎机淘汰的筛子改成小筛子。他把这些旧东西准备齐全以后,就自己在家用小型电焊机进行组装,很快一个小型的粉碎机就在他的巧手下诞生了。他研制的这台小型粉碎机一天可以粉碎碾黏米300多斤。
有一年冬天,哈尔滨市的一个人开着小轿车来24作业区走亲戚,小轿车突然打不着火了,作业区又没有修理铺这让小轿车驾驶员非常的着急,作业区热心的群众就告诉小轿车驾驶员来找李善文给修理。没出十分钟车修好了,轿车驾驶员非常佩服。当他知道老人不收取一分钱的时候,感动的说:没想到克山农场还有这样的能手,这么善良的老人!
李善文是一个热心人,平时,来串门的邻居特别多,有来唠嗑的、有来他家借工具使用的、有来找他来给割玻璃的、有来找他给修理自行车的等等。凡是来找他给帮忙的他都一一满足。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李文善老人正用他的光和热向人们展示着无穷的魅力。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