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变暖,大批候鸟从南方归来,平整宽阔的稻田吸引不少白天鹅驻留休憩,成为...
东北网8月30日讯(通讯员 刘莹莹)“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后劲,没有文化的产品就没有品位。像茶文化、酒文化,我们要打造少有的米文化,把文化贯穿到产业中,以文化赋予一粒米强大的生命力,以文化扩大品牌的影响力,这样我们就把一粒米的故事讲好了。”——肇源农场场长杨广明
“米中乾坤大,碗里故事多。”著名作家、省文化厅原厅长贾宏图到农场采访后感慨:“肇源农场一直以北大荒精神为依托,以北大荒文化为核心,深入挖掘米文化内涵,从品牌的确立、品质的定位到文化内涵的研发和推输,都抓石有痕地把米文化镌刻在这片土地上和职工的心里。”
2015年10月,农场与海燕文学月刊、大连新闻网、东北作家网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大荒源谷”全球华语诗歌大赛,在哈尔滨召开了米文化研讨会,“大荒源谷”有机鸭稻米在会上被确定为中国诗歌万里行活动组的随行米。农场还将诗歌大赛中好的作品集结成了《大荒源谷诗集》。
去年3月,农场与大庆摄影家协会举办了“大荒源谷”杯摄影大赛;9月13日,配合省书法家协会开展了“墨香稻花——龙江书法大讲堂走近肇源农场”公益活动;10月9日,配合省美术家协会开展了“群贤毕至以画会友助力农场”公益活动,通过这些富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文艺作品,增强了“大荒源谷”的文化底蕴。
场长杨广明说:“如何放大有限土地资源的效应?我们选择以文化促进稻米产业发展,这是完全符合农场企业化改革的。等到农场成为市场风险的主体,我们可以带领大家打品牌、闯市场,以高价格的形式反哺农户,真正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升华一次,就实现了商业品牌与高雅文化的“有效联姻”和”和“激情碰撞”,很有意蕴,也很有品位。做文化是要靠慢功夫,肇源农场每年都在做,动作不大却扎扎实实,这样的慢功夫定能长久。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