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水稻田成候鸟“...

随着天气变暖,大批候鸟从南方归来,平整宽阔的稻田吸引不少白天鹅驻留休憩,成为...

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北大荒  >  垦区要闻

肇源农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bdh.dbw.cn/  2017-08-02 17:34:42

  东北网8月2日讯(通讯员 刘莹莹) “天上飞大雁,地上跑油线,吃着嫩江鱼,就着香米饭。”为了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肇源农场在竭尽全力地保护着这片圣洁的土地。

  近年来,肇源农场始终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试验旱作水稻栽培、陇上水稻插秧、超早育秧等新技术,示范推广鸭稻、蟹稻,积极探索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绿色农业带来的是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目前,肇源农场有机水稻认证面积15000亩,其中3000亩基地获国家环境保护部第五批“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称号,绿色水稻认证面积45000亩。2016年12月,肇源农场被授予“黑龙江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2017年申报“国家级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

  环境的好转坚定了农场人的信心。2017年是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场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同时水稻生产面临国家水稻收购价格下调的巨大压力。肇源农场提出围绕“三品”战略,紧握“粮头食尾”金钥匙。具体做法是:继续推动“123”品种结构调整战略逐渐落地。引导职工结合实际扩大优质水稻(龙道16、松梗22)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做好科技园区试验落实品种31个,总局二晚15个,三次重复省联合体20个,三次重复生产试验4个,一共74个新品种试验。继续推行“鸭稻、蟹稻共育”项目建设。努力做到“三减”,逐步发展“三不用”,发展绿色(有机)高效种植业。广泛开展高产高效模式攻关和示范区建设,对旱平垄作“双深双侧”栽培模式进行试点推广,实施面积30亩。结合本地种植品种特性、生产条件和历年水稻生产技术制定有机水稻种植实施方案,实施“三减”,要求种植户“减肥”,依靠推广侧深施肥插秧机提高肥效,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减少高残留化肥使用量;杜绝使用对土壤高残留、危害大的农药,推广配施生物肥与狐貉粪等有机肥;在苗期管理和本田管理过程中,提倡种植户使用人工清理杂草,减少除草剂使用量,降低对土壤污染。此外,继续坚持开展农药、化肥等废弃包装物和废旧电池的回收工作,新安装灭蝇灯20沾。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侯巍

棚菜花开俏春天

八五一一农场环保备耕

七星农场员工欢歌热舞庆“三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