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变暖,大批候鸟从南方归来,平整宽阔的稻田吸引不少白天鹅驻留休憩,成为...
东北网8月17日讯(通讯员 刘莹莹 王国成)走进肇源农场职工刘海亮家的水稻育秧大棚,空气里弥漫着大豆的清香。水稻育秧后,将育秧大棚二次利用起来,再种植一茬作物,如今在肇源农场已成了职工的必修课。
刘海亮夫妇利用水稻育秧大棚搞“副业”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刘海亮算了一笔账:家里有20栋大棚,每栋大棚占地面积420平方米,加上棚外的种植面积,一共有10000多平方米,也就是能种15亩左右的大豆,按照正常年份的产量来算,一亩地能产将近400斤黄豆,根据年初签订的合同,黑龙江农垦庆源粮油加工销售有限公司将以每斤4元钱的价格进行收购,那么,这15亩大豆,最少也能挣二万四。
肇源农场有6万亩水田,共有1200栋大棚。为了实现资源再利用,农场鼓励种植户巧打农业生产转阶段的时间差,因地制宜、物尽其用,结合自身区域的土壤条件和地缘优势,利用水稻育秧闲置大棚,开展特色经济作物复种。农场农业科派农技人员上门提供技术指导。据了解,今年农场利用水稻育秧闲置大棚种植大豆面积700亩,可增收40余万元;利用大棚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500亩,收入不菲。
作者: 来源:东北网 编辑:吕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