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12日讯 10日,记者从在哈尔滨举行的2018中国·黑龙江首届国际大米节开幕式上获悉,现场发布了2018中国·黑龙江首届国际大米节稻米品评品鉴终评结果。肇源农场出品的优质大米代表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参与角逐,并斩获银奖。


日本新寫的越光和黑龙江省五常市的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被评为金奖。
据了解,2018中国·黑龙江首届国际大米节稻米品鉴评审委员会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对参评样品进行了4轮的品尝品鉴。本次稻米品鉴评审活动严格按照评审规则,严格执行品鉴标准,品鉴过程规范严谨,公正公平。按照本届大米节的方案要求,品鉴评审委员会最终评审出2名金奖、3名银奖和5名铜奖。



延伸阅读:
*在“三品”战略的引领下,正在为“一粒米”的美好梦想与成长努力着、奋斗着的肇源农场正在以奉献营养、服务健康,铸就生态发展“绿色梦为目标努力奋进。
肇源农场仅有耕地6万亩,有机水稻认证面积占1.5万亩,其中3000亩获批国家生态环境部第五批国家级有机食品基地。农场被授予“黑龙江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黑龙江省极具影响力生态品牌”称号。农场还成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
“三品”之一在于优品种。多年来,农场从五常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引进种植“五优稻4号”“松粳22”“龙稻16”等适合农场种植的全省最优质品种,并逐步优化种植结构,让6万亩水田放大到60万亩的效益。
嫩江是少有的无污染江河,但流经农场的回旋处成了滋养农场的“聚宝盆”。在距离嫩江1000米的农场灌溉站,5台水泵齐运转,水到回水渠后再打开闸口灌回主渠,实现了循环利用。农场6万亩耕地全种水稻,都在吮吸母亲河乳汁的恩赐,全场耕地100%嫩江水自流灌。农场水利科的同志告诉记者,这些年,农场在水渠、泵站等水利设施投资达3000多万元。
“三品”之二在于提品质。农场农业重点工作推进组副组长赵永远对记者说:“植物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并不体现施多少肥,而是光照时间长、生育期长。农场年有效积温3100摄氏度以上,无霜期135天左右,比其他地区多20多天。”吃一口鲜,更要吃一口好,米的品质就差在这20多天。
占据境之极、水之极、土之极、品之极“四极”之地的肇源农场人一直有个“绿色梦”——回馈母亲河的养育、报达大自然的恩情,种绿色有机水稻,奉献营养、服务健康,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一直向前。
创品牌,是三品战略的核心。
一位著名诗人在诗中写道:“一粒米的梦想与成长,就是一片土地和她的人民一步步走向更加美好生活。”在肇源农场,人们热爱米、咏叹米、传颂米,米的故事连绵不绝,米文化的力量不断蕴蓄,生生不息例研讨会在江苏省丹阳市召开,肇源农场作为十大典型作技术范例汇报,并被推荐加入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联盟。
据农场商务科科长孙万良介绍,今年,农场与杭州市某科技公司推出“鲜米直销”业务,在杭州和福州市大型超市和高端社区设置直销点12个,消费者可以购买现场磨出的大米。两年内,直销点将发展到100个。
近年来,农场积极创新营销模式,拥抱“互联网+”。2016年,农场与北京某互联网公司合作,通过“订单兔”软件平台直销大米。零投入、门槛低、效益好,吸引了众多农场干部职工参与,大学毕业生武育辉仅去年下半年销售额就达8000多元。
肇源农场场长杨广明深有感触地说:“农场企业化改革的重点是由行政思维转变为市场思维,我们要主动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去闯市场、打品牌,讲好一粒米的故事,塑造一粒米的文化,做强一粒米的产业,成就一粒米的梦想。”
*在首届生态龙江品牌影响力高端论坛活动中,经公众投票,肇源农场大米获得黑龙江省极具影响力生态品牌。为何肇源农场种出的大米品质这么好,影响力这么大,消费者这么信赖?
据了解,今年,肇源农场围绕立品质、树品牌、提品位的发展路径,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大荒源谷”为主题,以“奉献营养,服务健康”为目标理念,吹响了打造“龙江极品米”的号角。
*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健康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围绕大数据、大智能、大健康、大孕婴等方面各相关行业专家、教授进行分组研讨。黑龙江省肇源农场引进前沿科技--负离子复合水稻应用新技术,力推鸭稻、蟹稻共育立体生态有机种养模式,生产出的“大荒源谷”有机稻花香系列大米,深受组委会推崇,是黑龙江农垦唯一一家被组委会选定的“国家孕婴行业发展论坛指定产品。”组委会还特邀黑龙江省肇源农场参加孕婴发展论坛专题讨论,并选定肇源农场场长杨广明为孕婴发展论坛委员。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