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北大荒  >  垦区要闻
搜 索
“三色”竞艳促发展——绥滨农场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纪实
2018-05-18 10:09: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8日讯  题:“三色”竞艳促发展——绥滨农场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纪实

  甘新宇 隋叶

  龙门福地焕荣光,三色经济展新颜。近年来,绥滨农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坚持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发展问题,围绕“黑色、绿色、特色”三色经济引擎齐发,补齐基础短板、延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动能,从而使黑木耳产业、绿色稻米产业、特色旅游、种植、养殖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为全场经济发展凝聚合力、卯足干劲。

  做强“黑色经济”,走向质的的飞跃

  初夏时节,行走在绥滨农场智远管理区,远远就看到了白茫茫一片,近前一看,方知那是一行行排列整齐有序的白色食用菌袋。这是这个管理区黑木耳种植基地。据该场产业办主任宋树生介绍,今年,农场发展种植黑木耳食用菌袋突破210万袋,为农户增收超过700万元。

  据悉,黑木耳是著名的山珍,可食、可药、可补,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各国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

  地处北纬47度的绥滨农场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这一气候特征,使得传统农业种类少、职工增收乏力。近年,这个农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通过研究确定了短平快的新产业——食用菌产业,通过针对性地调研试验,辅之以实践,在食用菌产业中精挑细选,重点选定了黑木耳产业。

  来得早,不如来得好。黑木耳产业对绥滨来说来的正是时候,因绥滨农场是垦区水稻大场之一,拥有水稻育秧大棚千余栋,以往农户插秧工作结束后,这些大棚都在“闲置”,浪费了资源。新兴产业——黑木耳产业应运而生,栽培黑木耳适宜开发二次利用大棚资源,适宜大棚内种植。

  项目好,也要干好。为尽快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这个农场一方面加大了食用菌种植技术的培训和学习,另一方面重点采取“能人+基地+种植户”发展模式,发挥好能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基地的产业聚集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以农场引导、能人引领、企业牵动、农户参与的种植、销售一条龙模式,实现食用菌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带动了职工群众的增收致富。通过能人引领,农场从伊春、牡丹江引进木耳种植能手6人,建立20万袋的种植基地2个,带动了12个管理区的食用菌种植产业发展。

  同时,农场主打“绿”字牌,除实行品牌销售、网上销售外,开展订单销售与定制栽培,实现“产—销”无缝对接,增加种植户经济收入。

  据悉,去年,仅在这个农场广信管理区的生态黑木耳种植基地生产的黑木耳就远销到了绥芬河批发市场,年利润就超过10万元。

  扶优“绿色经济”,加速产业升级

  前不久,绥滨农场与北京宇盈旗公司联合举办了“龙门福地稻米品鉴会”,并优选出龙门福地1号等4个品种的稻米签订了销售合同,这是继哈尔滨市哈一百营销店建成后,成功进驻首都北京市场的又一力作。

  绥滨农场拥有水稻40余万亩,是垦区水稻大场之一,优越的自然环境,庞大的水稻产业规模,是传统农业的一面旗帜。

  如何让“种得好”变成“卖得好”,近年,成为农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的新课题。

  用绿色产业换客户是绥滨农场当前发展稻米产业的重要举措。为此,他们农场以“粮头食尾”为抓手,为打造龙门福地品牌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打出有力“组合拳”,将落实农业“三减”政策与使用农业新科技结合,每年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卡近千份,推广激光整地机等应用技术,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兴农”的步伐。近几年,每到秋收过后,农场土壤化验中心的技术人员都到农田里开展土壤取样化验工作,了解土地中氮、磷、钾、pH值等数值,根据土壤测试值和目标产量指导水稻种植户来年春耕施肥标准,并搭配使用发酵生物粪有机肥。由于稻田用无污染的黑龙江水灌溉,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加之,近年来得到有效推广的侧深施肥技术成为了种植户的“新宠”,今年又推广应用135台侧深施肥机,低药少肥出壮苗,肥料利用率提高30%,避免秧苗高矮不一与抽穗不齐,稻米品质得到有效保证。

  好米不愁卖。目前,绥滨农场大米不仅在哈尔滨新一百超市有售,并俏销北京乃至远销全国各地,走进了千家万户。

  壮大“特色经济”,铺就富民之路

  随着夏季的到来,人们开始出游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南邻松花江的绥滨农场就依托自然环境,以打造“美丽休闲乡村”为重点,扶壮“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基地。主打短假期自驾游、家庭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深受周边外地游客的青睐,大批游客来到绥滨农场观光不仅带动了相关旅游产业还给农场的种植户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现如今,越来越火的旅游业已然成为绥滨农场的一大特色,为加快发展这一特色经济,近年来,他们充分利用农时、农事、民俗节庆等重大农业活动和节日,注重融入农场特色,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文化节,如“龙门福地提水节”、“二月二开耕节”、“龙门福地消夏旅游文化节”等;在助推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农场注重激发场内外社会组织活力,结合“善治绥滨”建设,他们建立出租车协会、餐饮协会等30个协会组织,并加强与佳木斯、鹤岗、富锦等周边市县户外协会、驴友协会、露营协会等大型社会团体的沟通协作,邀请他们走进绥滨,参与到农场重大旅游节庆活动中;借助场县共建,注重加强与周边尤其是萝北县、绥滨县景点景区的联动,全力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景区;注重借助网络、报纸、电视等舆论媒体、知名人士、文学作品“造势”,宣传推介农场旅游文化品牌。

  在特色旅游业尽显风光的同时,这个农场将网箱养鱼、养殖火凤凰、笨鸡、笨鹅、牛肉、鹿以及葡萄种植作为特色经济和职工增收的主导产业。为此,他们不断壮大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规模,建立产品生产线,进行品牌销售。

  目前,绥滨农场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为职工群众增加经济收入3000多万元。

责任编辑:吕博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