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北大荒  >  垦区要闻
搜 索
八五六抗疫情、保春耕工作纪实
2020-05-29 17:56: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9日讯(通讯员 王世平)26日,八五六农场、分公司水田插秧和旱田播种工作全面告捷并完成验收工作。2020年春,在紧抓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八五六全体管理人员和职工群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圆满完成了抗疫情、保春耕的艰巨任务。

  新形势彰显管理人员担当

  5月7日,吉林舒兰出现确诊病例,八五六辖区疫情防控形势陡然严峻,基层管理人员身兼数职,做好疫情防控员的同时做好生产协调员、农业服务员、安全宣传员。

  基层管理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昼夜不休,展开了地毯式排查,从辖区万余名务工人员内排查出吉林舒兰或途径舒兰人员。在八五六辖区和作业站住区入口处进行24小时卡点值守,对出入人员、车辆逐个登记、检查,确保防疫安全。同时提早研判疫情对插秧用工的影响,全面开展用工摸排调查,充分了解了辖区用工总量、用工到位率和用工缺口;5月7日全面掀起插秧高潮后,引导种植户成立互助小组,以早动争主动,应用轨道车和侧深施肥等省工机械,插秧工作顺利进行,较往年提早5天完成插秧任务。

  根据种植户需求,作业站组建30支“党员服务队”,根据党员干部的专业知识技能,对种植户进行“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帮扶,身践力行助力种植户卷秧盘、运秧苗、插秧,协调人员、调配机械,有效解决了种植户生产中的问题。为提高职工群众防护意识,作业站成立安全生产监督组,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做好安全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现场指导规范作业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了春播期间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新制度助力农业春播生产

  今年,八五六农场、分公司全面推行农业生产网格化管理,建立了管理人员动态化管理制度,通过网格分工压实工作职责,扁平管理提升业务水平,制度考评优化人才梯队实现了职责明确、科学管理及干部选拔上的推优淘劣。

  农业生产部成立3个小组,实行网格化分工,指导所属作业站农业生产综合工作,协调重大事宜,对作业站网格进行考核、监督、管理,同时,听取作业站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至农场、分公司。作业站对沿线示范带、水稻集中育秧地、地号、农具场、晒场等全区域实施管理人员网格分工,明确工作职责,严肃工作纪律,端正工作态度,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通过实施网格化管理,融合农业、农机等综合工作,农业管理人员负责网格内的一切农业相关工作,所有业务都能涉及到,所有技能都要掌握。农业生产部适时调整培训方式,开辟田间考场,以考代训,以实践操作促进理论学习,快速提升管理人员对农业新模式、新技术、新机械的掌握水平,提升农业管理服务综合能力,更好地发挥农业推广员作用,达到管理和服务协调统一。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阶段检查、互检验收、评比公示,树立管理人员危机意识,通过考核发现人才、储备人才,根据结果降级调岗,优化农业人才梯队,建设高标准农业人才队伍。

  新模式助推作业质量提升

  今年,农场、分公司以“水稻标准种植节本模式”和“水稻数字管控高产模式”为抓手,集成节本增效技术组装,深挖精细管理潜力,探索成本更低、产量更高、效益最好的水稻“双促双增”高效种植模式。建立了“7+30+X”示范推广体系,以基本掌握高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的7名核心户为点、各作业站30名示范户为面,形成带动分公司4000余种植户提高种植水平的网格式田间课堂模式。同时紧扣“全、精、地、技、服”五字诀,开展高效种植模式推广,即:以构建水稻高效栽培合理群体为目标,实施一次插秧保全苗“两项技术”;以叶龄诊断技术为基础,实施精细化田间管理“三项技术”;以“藏粮于地”为目标,实施农田综合治理“三项措施”;以“藏粮于技”为目标,实施“十项重点农业新技术”;以提升农业生产服务能力为目标,实施“四个一”工程。农业生产部开展了3次集中培训,使管理人员掌握了模式要领,管理人员在生产阶段对种植户进行科技培训和现场指导,做到家喻户晓,并印制模式明白卡、技术手册发到种植户手中,使种植户明白成本“在哪里节约”,产量“是如何丢的”,树立了种植户节本增效意识,提高了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春播阶段,水稻各项农事作业质量有了显著提升。

  同时,为解决疫情期间用工短缺问题,农场、分公司还加大了农机补贴和宣传力度,引导种植户推进机械替代人工,以轨道农业机械、侧深施肥机械等省工机械为重点,推广侧深施肥机械242台套、本田轨道车和棚内机械300余台套等。今年,辖区侧深施肥插秧机近700台,侧深施肥应用面积30万亩。春播期间累计开展专项农机服务300余次,有效保障了春播工作的顺利进行。

责任编辑:吕博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