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3日讯 题:摘掉“穷帽子”——创业农场精准扶贫户王顺致富记
作者 袁野
有谁能想到,我一个穷的连饭都快吃不上的人,现在有了自己致富的产业,女儿也大三了,家里每年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
我叫王顺,是创业农场一名下岗职工。父母给我起名叫顺,希望我的人生能顺顺当当的,可是,老天有意和我作对,我的人生一点都不顺。40多岁,我和妻子双双身染顽疾,久治不愈,常年靠药物维持病情。因为生病,我的家里欠下数额债务。一家三口,温饱都成问题,别提供女儿上学了。
我和妻子没有工作,又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只能在病情有好转的时候,在家周围断断续续打零工赚点生活费。 2017年,女儿以593分的成绩考入天津医科大学,这对别人家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可对我家,是重大负担。
就在我对人生无望的时候,创业农场精准扶贫工作挨家挨户调查摸底时,了解到了我家的困难,我家被确认为建档立卡精准帮扶对象。农场领导、扶贫办领导、第二管理的领导都成了我家的“亲人”。他们为我家送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给我女儿解决了学费、生活费。
为了能让我彻底摆脱贫困,帮扶干部耐心和我沟通,从思想上给我信心和动力,帮助我逐项分析,寻找适合我家的项目。我们最终选定,利用育秧大棚种植黑木耳。
选准了项目,扶贫办领导让我参加农场食用菌种植培训班,送我到东宁黑木耳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党的关怀,领导们耐心的帮助,让我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我决心在种植黑木耳上好好干,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在黑木耳栽培期间,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我都在黑木耳基地忙碌,细心的观察黑木耳的生长习性,什么时候浇水、采摘,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栽培方法。通过精心栽培,我种植的黑木耳没发生过大规模病害,也没有发生过大面积菌棒得病坏死现象。当年仅用三个月,出售成耳556斤,实现纯收入12232元。
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为扩大增收致富门路,我主动申请养殖笨鸡,在农场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在农场办理了扶低无息贷款2万元,搭建一处养殖棚区,当年我养殖笨鸡340余只,纯收入5000余元。精心饲养笨鸡的过程,让我学会了笨鸡孵化、饲养、防病、出栏等全套笨鸡养殖技术,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了。
我深知,黑木耳栽培、笨鸡养殖不难,但要种好、养好不容易。既要科学种植、精心饲养,还要有实干精神。为此,我通过帮扶干部,邀请农场黑木耳种植行家、兽医站技术员常到我家来,提供技术指导。平时,我都在黑木耳棚里转,查看耳的长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不管是制菌、栽培管理、晾晒还是栽培运行,每个细节都不放松。我坚持在干中学,遇到新情况,就从书本中找方法、向行家请教,几年来,我积累了自己养殖黑木耳的经验,也给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三年来,我和妻子的慢性病,农场共给我们补贴了2.8万元,女儿上学补贴了2.2万元。我还清了债务,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好多乡邻和贫困户看我种植黑木耳收入不错,就来向我问技术方面的问题,我都毫不保留的传授给大家。我想: “光自己富不算富,必须在自己富的同时,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同发展”。因此,我将学到的黑木耳种植和笨鸡养殖知识,结合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简便易学的种植、养殖方法,有贫困户到家里来,就传授给他们。
第一管区吴秀娟是个苦命人,因病致贫,还要照顾女儿和多病的父母,我就教她种植黑木耳知识,她在我的帮助下,黑木耳种植每年都有一万多元的收入。
现在有7家贫困户和我学习黑木耳种植和笨鸡养殖,都有了可观的收入。大家遇到难题就来找我,我教他们的同时,自己养殖、种植经验也在不断进步。
“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农场领导、扶贫办、管理区领导不遗余力的关怀、帮助和辛苦的付出,使我们这些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这是我的心声。
“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家甩掉了“穷帽子”,踏上了致富路,我要通过辛勤努力,带领大家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三年前,我向第二管理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要立足自身实际,进一步扩大种植、养殖规模,带动大家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
七星农场多机齐上撸青 按下抢收变现“加速键”2021/09/24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