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北大荒  >  文化知青  >  文化知青资讯
搜 索
八五三农场培育法治文化工作侧记
2018-11-06 11:03:16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6日讯 题:法治新风拂面来——八五三农场培育法治文化工作侧记

  吕佳亮 张传文

  走进第六管理区“林源宣讲团”现场,只见络绎不绝的群众前来领取传单、咨询问题。“刚刚他们讲的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计生政策等法律知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涉及到的,这就教会我们如何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第六管理区第三作业站农户李松露微笑着说,在法治宣传活动上,她不仅索要了法制宣传单、宣传册来看,现场工作人员还耐心为她解答问题,让她真实感受到法律就在身边。

  八五三农场党委以法治文化为引领,推进依法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生产政治清明、管理科学、社会公正的良好发展环境。去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3件,解决民生问题66件,排查治安安全隐患28起(矛盾纠纷化解总数比去年减少25%,解决民生问题总数比去年增加200%。民事调解率、重点人员管控率、合理问题解决率达到100%。流动人口登记率95%以上,办证率达100%。。

  知法学法守法,让法治文化滋润心田

  “开春想承包些土地,正愁着去哪里咨询呢?今天来管理区办事正好遇到雁乡法律志愿服务团队在这里普法,听了他们的讲解,我全明白了。”八五三农场第六管理区杨明军高兴地说。

  去年,农场党委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治理核心工程,实施推进法治学校建设、推进宣传阵地建设、推进普法队伍建设的工程,全力营造浓郁法治文化建设氛围。

  农场党委依托成立7个“法治学校”,有组织地开展法律学习活动。要求“两级”党委每年要举办2次中心组法律专题学习会,党委书记要讲一堂法制党课;党员干部每年要学习《合同法》、《劳动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知识,党委每年在学校举办一次集中考试考试;基层党组织要为群众开展普法活动,以法律知识竞赛、书画形式进行宣传;营造“广场上有活动、网络上有服务、电视有影像、广播上有声音、道路上有标语”的浓厚氛围。在网站开辟法治专栏,创立“雁窝岛法律服务之家”微信公共平台,拍摄法治微电影《我的房子谁做主》等11部,户外LED屏滚动展播。同时,在基层和社区开展法治文化楼道、长廊、小区建设活动,全场建成法治文化广场8个;农场党委成立普法讲师团,深入基层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普法骨干业务培训。管理区、社区相应成立法制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等活动。组织“五老”人员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结成“五老”帮教对子17个。

  小清河居民区党委在社区创建“法治漫画”示范长廊,由普法志愿者、清河小学师生绘制法治漫画20幅,向社区居民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成为全场法治文化建设亮丽风景线。

  “第四管理区党委灵活利用网络、微博、QQ等新兴媒体,快速准确发布法律声音,传播法治精神,引导管理区职工群众自觉在法律框架内表达诉求、解决纠纷。”第四管理区党委副书记战强说。

  第三管理区创新开展“法治文化”夜市活动,内容包括猜法制灯谜、询法律疑惑、看法制展板、放法制电影,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法治精神和法律知识直观地展现给群众,实现法治文化与群众的“零距离”紧密接触。

  全场共举办法治学习活动120余次,组织竞赛、考试、画展29次,常驻人口参学率达95%以上,宣传阵地的丰富,使法制文化“五进”率达97%,“知法、学法、守法”逐步成为全场职工群众的共识。

  深化内涵融合,让法治文化惠及百姓

  去年,全场共调解、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53件,解决民生问题66件,排查治安安全隐患28起。。这是农场推动法治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相容互动取得的显著效果。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能单打独斗,需要实现法治文化建设与各项工作任务相融互通,最终要促进农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八五三农场司法局副主任科员陈杨说。

  农场采取法治文化建设与“法治雁乡”活动相融合、与社会化治理机制相融合、与北大荒文化示范区相融合的工作措施,不断丰富法治文化建设的内涵。

  农场以法治文化建设为统领,积极开展“法治雁乡”创建活动,彰显法治文化魅力。在公共场所,设立以法治文化为主题的宣传牌匾70余处,开展以法治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新市民教育培训活动30余次,开展以“法律大集”活动30余次,解答职工咨询的7类56项问题;在大力完善社区居民自治体系的基础上,科学划分责任网格片区。建立13个社区网格、139个居民小组,成立1个社区管理服务站,形成了各网格相互衔接的社区综合服务管理网。每个网格组有1名社区干部专职负责,将辖区内片区民警、治安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协管员、居民小组长纳入网格工作组,推进社区实现分片包干、设岗定责、服务到户的目标。网格内实行工作人员“一专多能”,每个工作人员成为社区自治的政策宣传员、社情民意联络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社区信息采集员,使工群众实现由“信访不信法”向“信法不信访”的转变;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突出打造具有八五三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将法治文化融于北大荒文化之中,着力建设红色军旅文化、新时代移民文化、黑土文化、特定时间知青文化等先进文化元素于一体的北大荒法治文化,形成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农场文学创作、戏剧曲艺、书法美术、音乐舞蹈等协会,创作了以“法治文化”文化题的艺术舞蹈16个、文学作品12篇、书法美术作品130余幅,电视专题片7部。

  “第五管理区党委通过推行‘三调制’,即首席调解员‘首调制’、社区班子例会‘议案’和班子成员‘包调制’,司法和劳资部门‘联调制’,帮助群众追缴诉求赔偿2万元,化解信访案件6件,管理区社会治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第五管理区党委综治干事李涛说。

  第二管理区党委着眼于法治惠民利民,开展了“关爱民生法治行”活动,累计实施惠民项目21个,推出了“民生面对面”、“预约上门”、“三约三会”三个做法,让群众在法治建设过程中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去年,全场在法治文化广场、公园参加各类法治文化活动的群众达到3万人次以上,群众对法治文化满意率达98%以上。

  厚植制度基石,让法治文化足音铿锵

  去年,八五三农场林业公司党委制定出台《关于党员干部任前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的通知》,把学法用法作为领导干部任用的一个硬杠杠,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党员由过去的被动学法转变为主动学法。

  “增强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建立机制,才能促进法治文化建设到位。”八五三农场司法局局长徐国强说。为此,八五三农场推行建立完善管理机制、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常态推行机制的工作措施。

  农场充分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建立法制文化管理体系。明确农场党委为核心责任主体,基层党组织为落实执行主体,司法部门负责日常工作管理,机关各部门协调参与的格局。农场党委下发实施方案,将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头,制定量化考核机制,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评优授先挂钩,要求建立台账、数据库,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健全完善的领导组织,权责分明的管理机制,为法治文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农场党委将法制文化建设经费列入预算,建立动态增长机制。在足额划拨基础性保障资金基础上,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支出比例,确保建设精品工程和重大活动场所必须的资金。在人力、财力、物力保障上向基层倾斜,确保基层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条件办事,活动经费以每人1元为基数,每年保持0.3元增长,阵地建设费用由农场专项划拨;以增强法治文化建设自觉自信为抓手,建立常态推行机制。要求农场领导年度述职要有学法用法内容,接受职工代表监督测评。各部门每年要在电视公开阵地拓展、活动开展、载体创新等情况,接受社会广泛监督。干部提拔任命前要参加法律知识考试,不合格坚决不任用。

  “第一管理区党委投资1万元对辖区内的三个法律便民服务站进行维修,购置法律书籍200册,全面加速管理区法治文化建设步伐。”第一管理区政工干事张彤说到。

  去年,八五三农场法治文化建设资金投入11万元,建立视频中心一处,信息化工作平台一处,各管理区、小清河社区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专、兼职综治中心七处,配备专、兼职人员开展工作。

责任编辑:吕博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