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4日讯(通讯员 李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4月28日,随着插秧专列的开通,三江大地又一次迎来了忙碌的“插秧季”,田地里机车轰鸣,育秧棚里人影攒动,位于三江平原腹地的创业农场水稻种植户们正在为高标准插秧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一曲顺势而行的水稻种植“变奏曲”正在这里响起。
由“追求产量”变“追求质量”
“这两年我家的圆粒水稻亩产量都在1300斤以上,卖给米厂或者送到粮库效益都还行,可今年圆粒水稻保护价又下降了2毛钱,细算一下,再高的产量卖不上好价格效益也白搭,所以今年我家300多亩水田全部改种长粒香稻龙洋16,虽然产量不能有以前高了,但效益应该能不错。”创业农场高产大户路过海说。
近年来,在普通圆粒水稻保护价逐年下调的市场大环境下,为加快水稻结构调整步伐,实现种植户收益最大化,拥有57万亩水田的创业农场积极加快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引导种植户调整种植结构,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全场广大种植户发展特色、优质、绿色水稻,实现水稻种植“由量向质”的转变,增强水稻市场竞争力。据了解,2018年创业农场普通圆粒高产水稻面积将大幅度缩减,预计特色水稻订单种植将达到31.85万亩,水稻种植已由过去“追求产量”完全变为如今的“追求质量”。
由“稳控糯稻面积”变“引导特色种植”
“今年农场将全面打造糯稻示范展示基地,将现有的寒地糯稻品种集中进行栽植和展示,经过对比,选取适合本地区种植的优质糯稻品种,合理引导广大种植户面向市场发展特色种植。”创业农场农业科孙国栋科长简单介绍了一下创业农场计划打造糯稻“专业场”的想法。
头几年,因为糯稻品种较多,品系较杂,且抗逆性差,危险高,加上效益和普通圆粒水稻差不多,创业农场一直在稳控糯稻种植面积。近几年,由于不断优化和加强糯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建设,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并采取订单协议供种方式,由种业、合作社或米厂统一进行种子加工、检测处理,确保了糯稻种子的合格率。同时签订种植承诺书和订单协议,严格生产技术管理,科学引导、规范种植,采取“四统一”措施,不断提高糯稻管理水平和种植标准,通过“合作社+基地+种植户”的模式,以高于常规稻市场价的保底价格收购订单稻谷,降低了糯稻市场风险。此外,创业农场还积极引进五谷粮酒业有限公司黄酒加工等糯米深加工项目,拓宽糯稻销售渠道,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黄酒加工项目2018年竣工投产后,年可消化加工糯米及碎糯米4000吨。由于合理引导,近几年创业农场糯稻种植面积增长速度显著,据统计,2018年糯稻面积已达到36万亩,同时创业农场还发展种植长粒香稻2万亩,使特色水稻订单种植一举达到30万亩以上。
由“小打小闹”变为“抱团取暖”
5月1日,位于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超级大棚基地的4号大棚内,种植户邵凯家的工人正在给他家的优质长粒水稻169进行浇水。与其他地方农民不一样的是今年水稻保护价降低了,大家都在想着怎么稳产稳收,而邵凯却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种植面积,由原来的500多亩水田变成了现在的将近900亩。之所以扩大种植面积是因为他手里有订单,加上他的水稻品种优、口感好、化肥农药用的少,市场前景好。
“去年我所在的超禾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与外地客商签订了绿色长粒水稻订单种植,我种植的169水稻去年加工成大米后每斤卖到了6元,所以今年我又租了一块地,决定进一步扩大优质水稻169的种植面积,并且还新买了一台锦禾侧身施肥高速插秧机,进一步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下来,让绿色优质大米能够卖上更好的价钱。”邵凯简单地道出了他扩大面积的原因。
目前,在创业农场种植户之间,谈论最多的就是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过去的“小打小闹”和小面积特色种植已经无法闯开市场,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开始加入各种水稻专业合作社“抱团取暖”。据了解,现在创业农场水稻专业合作社已达数十家,从供种、供肥到订单销售,可实现一条龙服务,大家不但可以一起探讨水稻高产的新技术和节本增效的新机械,而且还可以充分了解市场行情,“组团”走特色水稻之路,让大家的“腰包”一起鼓起来。
由“肥有多大量,地有多大产”变“侧身施肥,增产增效”
“以前的想法都是肥有多大量,地有多大产,所以化肥施用量年年增加,看了去年人家用侧身施肥高速插秧机的水稻长势和产量才知道,以前的做法是大错特错了,用这侧身施肥插秧机不但省肥10%以上,而且还省工高产,这不今年我家也从农场订购了一台锦禾侧身施肥高速插秧机。”5月2日,在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农具场内,水稻“老把式”李志国一边在厂家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插秧机的保养技术,一边饶有兴致地说起自己购买侧身施肥高速插秧机的原因。
为有效落实农业“三减“,近年来,创业农场在降低化肥使用量上,积极通过科技示范户的展示和示范作用,并加大侧身施肥插秧机补贴力度,使全场侧身施肥面积逐年扩大,面积已由2017年的14.7万亩扩大到2018年的29.7万亩。尤其是今年,创业农场进一步调整农机购置补贴重点,积极引导种植户购买先进、高效、适用的侧深施肥新机械。在国家和农场的双重农机补贴政策下,市场价14万多元的锦禾高速插秧机仅需5.8万就可以开回家。
据了解,仅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种植户今年就订购了侧身施肥插秧机20台,其中久保田侧身施肥高速插秧机10台,锦禾侧身施肥高速插秧机9台,德科侧身施肥插秧机1台。通过引导种植户将“肥有多大量,地有多大产”转变为“侧身施肥,增产增效”,让创业农场的水稻真正实现了绿色生产,确保了全国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变则通,不变则亡”。通过奏响水稻种植“变奏曲”让创业农场的水稻种植之路远走越远、越走越宽。今后,创业农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针,加快改革,奋勇前行,将过去的“以稻治涝”变成如今的“以稻致富”,带领全场职工群众大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