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1日讯 题:产业融合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八五〇农场三产融合发展纪实
张海波 董金虎
稻田里看不到稻农忙碌的身影,只有田间观测系统和太阳能灭虫灯在站岗执勤;生态休闲庄园中传出各地游客的欢声笑语,那是他们正探讨山水之间亲手采摘的乐趣;工业园区内现代化的粮食生产设备正源源不断的将绿色粮食转化成食品,运到各地消费者的餐桌上。
如今,八五〇农场正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目标,通过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开发绿水青山资源、扶持龙头企业等有效措施,重点打造绿色生态这张企业名片,促进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凝聚发展新动能,以坚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决心在垦区改革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打好绿色牌 向种植管理要效益
夏季正是水稻预防病虫害和追施肥料的关键时期,可是走进八五〇农场第三管理区的高标准绿色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却发现以往背着药壶在田地里喷施各类肥料和农药的传统农民形象已经看不到了,如今这里的种植户开始坐在私家轿车内用手机来查询农业管理信息了。管理区主任白占军向笔者介绍说:“按照减肥、减药、减除草剂的要求,第三管理区使用蚯蚓粪系列有机肥料代替常规化肥,用生物农药和太阳能灭虫灯等技术措施代替农药和除草剂,并结合互联网+农业,实现水稻生长全过程质量可追溯,只要下载专用APP就可以查询各生长环节的图片和视频。这种原生态的水稻品质好、价格高,每斤要比市场价高4毛多钱。”
八五〇农场拥有耕地48.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为36.5万亩,旱田面积为12.2万亩。水稻、玉米、大豆三大作物高产创建工作连续多年在垦区名列前茅。可是,随着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调整,受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传统农业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减,连带着农场经济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这个农场党委清醒的认识到要发展必须要创新,而且要从农业生产理念的根源入手,引导职工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由追求产量向注重品质转变,由单一生产模式向多元化合作经营转变,由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
2017年,八五〇农场按照中央制定的农业政策,以绿色生态农业为主线,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减肥、减药、减油、减水”等措施,落实了“减除草剂项目”61000亩、“减化肥项目”30000亩、“减农药项目”3000亩、“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25万亩,通过全国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35万亩,申报有机食品认证3800亩。农场还购进了自动化监控设备,建立了农田综合监测系统,运用信息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及信息处理等先进技术,将气象、墒情、病害、虫害信息等通过网络平台发给管理人员和种植户,有效指导种植户进行科学种植。同时,为提升农产品品质,进一步擦亮绿色生态这块金招牌,农场还积极探索应用蚯蚓粪有机系列肥料、生物农药及植物源类农药、频振式杀虫灯除虫,引入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发展稻田养鸭、稻田养鱼、旱直播滴灌水稻等种养结合、节本增效的高效生态循环生产模式。通过这一系列动态举措,最大限度将绿色资源禀赋转化成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育好龙头雁 向工农联动要效益
2017年9月,八五〇农场工业园区华彬粮油经贸有限公司和其他十一家大型稻米加工企业在论稻龙江品牌峰会暨产需对接洽谈会上被授予“黑龙江省好大米示范种植基地”的荣誉称号。正是有了这个高含金量荣誉光环的衬托,这家企业才能在绿色食品博览会、金秋粮食贸易洽谈会等一系列产品推介活动上,接连斩获顺利拿到近十万吨的产品销售订单。这家公司的总经理于文彬激动地说:“没有农场的支持,我不可能在十年的时间里就把一个年产值不足百万的小烘干厂发展成现在这个年产能3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而八五〇优质的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就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动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农业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已经开始从国家政策向市场需求转变,而在这个改革发展的时代里谁能越早认识到市场需求的重要性,谁就越有可能抢占未来发展的优势。显然,八五〇农场早早的就认识到农业生产和市场对接的重要性,并确定了“龙头+基地”这种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由企业发挥市场优势,不断开辟销售渠道;由农场发挥管理优势,进一步完善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效实现了优势互补、互惠双赢的发展目标。如今,由华彬公司生产的“八五〇”品牌糙米、胚芽米、鸭稻米、蟹田米、五谷杂粮等系列产品已经成功在大连、上海等187家连锁超市,同时企业还开设了天猫、淘宝、京东等网上旗舰店,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
由于龙头企业的带动,八五〇农场的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在品种选择、种植模式上和市场对接越来越紧密,形成了市场需求什么农户就种什么,消费者喜欢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的灵活高效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农业和工业进行了完美融合,实现了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发展局面。农场还依托项目引进,协调加工企业和种植户进行有效对接,落实订单种植、定向销售,实现市场前置,有效规避了市场风险。2017年,农场发展寒地香稻、鸭稻、有机稻等高端稻、特色稻植并签订销售订单的水田已达全场水田面积的20%;种植芽用大豆、黑大豆、红小豆、小粒大豆、紫苏、香料等特色作物和高效经济作物并签订销售订单的旱田已达全场旱田面积的50%。
念好融合经 向绿水青山要效益
2017年7月29号,八五〇农场金沟生态休闲庄园正式剪彩营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近千名游客在这里享受红树莓采摘、水上垂钓、休闲农家乐的情趣和快乐。农场商务旅游部门负责人赵志强充满信心的说:“生态休闲庄园的开业只是八五〇农场挖掘绿水青山资源的一个开始,未来几年农场还将进一步增加投入,把东沟林场、云山水库、平山水库、金沟水库这“一山三水”资源进行融会贯通,为农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据了解,金沟生态休闲庄园所在的东沟林场是八五〇农场耕地面积最少的农业生产单位,为增加土地的产出效益,几年前农场引进了红树莓种植项目,可是由于红树莓采摘用工量大,种植成本较高,职工群众存观望态度的多,实际种植的少。而今年,这里抓住农场发展旅游业的机遇,办起了红树莓采摘园,从以前花钱雇人摘果变成了现在消费者上门掏钱采摘,这一进一出的连锁反应就使原本收益平平的红树莓种植项目又呈现出新的发展前景。
所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仅仅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一二三产相互融合、均衡发展才能确保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前进。当前,八五〇农场抓住国内出现旅游热的机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路,确定了以发展农业观光游和生态休闲游为突破口,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在农场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通过念好产业融合经,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为经济多元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农场还直视自身优势和不足,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之间“长短转化、头尾一体”的大文章,突出抓好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多侧发力,打组合拳,做到强化绿色主题,整合现有资源,深挖发展潜能,实现粮食从大地到餐桌、从田间地头到市场端头、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全产业发展。
- 前锋农场修建便民路 为民办实事2021/09/30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暖心!大庆高新区开展为社区抗疫一线工作者送“国庆面”行动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