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8日讯 (通讯员 高鹏飞)近日,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收到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中心颁发的“建三江星”命名公告铜匾以及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颁发的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演示光盘。国际天文学会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2007年发现的一颗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建三江星”。自此,建三江管理局成为黑龙江垦区首个以地名命名方式获得小行星命名的地方。
“建三江星”国际编号“二○七七二三”号小行星, 2007年9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用口径1.04米/1.2米施密特近地天体望远镜第一次在太空发现。按国际惯例,发现者拥有小行星命名权,但正式被国际天文学会命名需要10年左右时间。我国对小行星命名一般仅授予在某领域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团体、重要地名及著名单位。由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洪河农场建有天文观测站,同时,农垦建三江管理局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的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决定将此颗小行星用建三江地名申请命名,以提升“中国绿色米都”建三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6年10月,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向国际天文学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提出命名“建三江星”申请。2017年3月12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复了命名申请,正式将国际编号为“二○七七二三”号的小行星誉名为“建三江星”。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建三江星”获得国际小行星协会命名是国际公认的一项殊荣。
目前,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已将“建三江星”命名公告铜匾、命名证书和轨道运行演示光盘留存档案室珍藏。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制作的演示光盘介绍,“建三江星”距地球1.89亿千米,到太阳的平均距离3.51亿千米,轨道半长径2.3399636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0.0481777,轨道倾角3.66752度,绕日运行周期3.57957年。
- 前锋农场修建便民路 为民办实事2021/09/30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暖心!大庆高新区开展为社区抗疫一线工作者送“国庆面”行动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