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讯(通讯员 刘悦)面对新形势下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调整种植模式就变得尤为重要。今年,大兴农场有限公司主动探索新型农业结构,以提高供给质量为主要抓手,全面加快农业发展转型升级步伐,促进提质增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种养结合”让农业循环起来
今年,大兴农场有限公司以绿色生态发展为导向,改变传统单一种植模式,积极科学引导种植户改变种植观念,探索“一地两用、一地双收”新模式,充分利用绿色稻田的土地及水资源,发展鳅稻、蟹稻、鱼稻等共生技术。
“去年,我种了100亩鳅稻,每亩产量420公斤,虽然比普通种植产量低了点儿,但这是不用农药的有机种植,每斤卖了2块钱,纯收益达到200多元,泥鳅一亩地收益400多元,加一块一亩地收入了600多元,今年准备继续跟着农场走,种点蟹稻和鱼稻,年底还能卖个好价钱。”第二管理区种植户王光宇笑不拢嘴的说到。
通过种养结合的生态种养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水稻品质,还能增加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变传统水稻单一化种植,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大兴农场有限公司还根据市场导向,优化种植结构,走特色化发展之路,鼓励农户种植虾稻、蟹稻、鱼稻等销路好、效益高的农业产品,并采用“互联网+有机稻”模式,实现产品可追溯,促进农产品提质、种植户增收。
“休耕轮作”让土地休养生息
近年来,面对资源压力和地力衰减,大兴农场有限公司从2018年开始就积极推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并逐年增加耕地休耕面积,今年达到了3.9万亩,耕地轮作主要以玉米与大豆为主,同时鼓励实行玉米与杂粮杂豆、蔬菜等作物轮作,轮作面积也达到了6757亩。
“过去,为了提升产量,只有使用更多的化肥和农药,久而久之,对土壤的伤害也不小。土地休耕之后,再复种,土壤改良了,水稻品质提高了,米也好吃了”大兴农场种植户王旭兴奋的说。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种地与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休耕地点选择在低洼易涝、农业标准低的低产田,起到改良土壤、生态修复的作用,当季每亩减少化肥使用30公斤、农药0.38公斤,减轻化肥农药带来土壤板结的副作用,同时充分利用休耕契机,并指导种植户做好土地平整、格田扩大,增加格田标准化改造面积,使水田复耕时土壤改良,提高稻米品质。进而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真正实现“藏粮于地”。
耕地休耕轮作既能让过累的耕地休养生息,提高土壤的质量,改善耕地生态环境,又可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保种植户收入稳增长。
“四减三升”让农业生产转型
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兴农场有限公司2020年继续推进“四减三升”生态种植模式,即“减肥、减药、减除草剂、节水”“耕地质量提升、作物产量提升和农产品品质提升”,确保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今年用的是生物有机肥,还运用了旱平免提浆技术,发现今年节约大量的泡田时间,插秧比去年早了两天插完,省时又省力。”大兴农场第五管理区种植户侯银学满意的说到。
通过增施生物有机肥,减施常规肥料的方式,进一步减少了化肥的使用,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并且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增强肥力,提高作物质量。通过推广32.8万亩侧深施肥技术和生物有机肥的应用,每年减少化肥用量600余吨。这个公司将进一步扩大水稻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规模,施用生物有机肥的面积扩大到2万亩。
这个公司一直把节水农业做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这项技术可以降低泡田整地的耗水量,提升整地质量,避免田块出现沉降过度或沉降不好的现象,给农业生产工作节约了时间。通过推广旱平免提浆技术和节水控灌技术,压缩地下水开采,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稻米提质增效。据了解,农场今年将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广节水控制灌溉40万亩,旱平免提浆技术3万亩,为水稻提质增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农业绿色发展需要踏实走好每一步,公司将继续以绿色发展为驱动,以生态种植为着力点,加快农业生产的技术进步和转型升级,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户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 七星农场多机齐上撸青 按下抢收变现“加速键”2021/09/24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