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北大荒  >  垦区要闻
搜 索
创业农场万亩良田尽显科技风采
2020-05-14 19:06: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4日讯(通讯员 李佰)“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五月的三江大地,到处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在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创业农场有限公司的万亩良田上,连片的育秧大棚蔚为壮观;在阡陌纵横的池埂上,勤劳的身影人来人往;在宽广无边的稻田里,各式机械轰鸣驰骋。和以往不同的是,勤劳的创业人身边多了许多特殊的“大家伙”,这是他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建三江时的要求在努力的“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利用“农机+农技”描绘农业现代化的新蓝图。

  暗室叠盘育秧打破传统育秧模式

  5月4日,在创业农场暗室叠盘育秧基地的暗室内,新鲜出炉的蘑菇即将可以采摘,黄的、灰的煞是惹人喜爱!这是今年这个农场为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科技力量更好的服务农业生产,充分利用育秧基地内的叠盘暗室开展培育木耳蘑菇,实现科技创新与增收项目一体化的重要成果之一。

  为解决寒地水稻常规育苗过程中秧苗出苗慢,出苗不齐不匀、秧苗素质差、人工投入多、育秧成本高等问题,2020年创业农场积极推进暗室叠盘育秧技术试验项目,此项目可完成“工厂化”播土、浇水、播种、覆土、出盘、叠盘、入箱作业,每小时可播种1200盘,每天可完成一套暗室11000盘育秧,再通过暗室控温在30-32℃,湿度60%左右,可实现48小时秧苗达到立针期,并利用电动轨道车自动送至种植户的育秧大棚中进行摆盘作业。

  据了解,创业农场暗室叠盘育秧基地主要应用了叠盘暗室发芽、工厂化1+N两段式育秧、高速播种、专业机器人智能码盘、自动化精准控温制湿、机械搬运、电动轨道运苗等7项新技术,可为种植户节约成本20元/亩。既节约了人工和成本,又可较常规育秧缩短7天左右,可有效提高水稻抵御低温冷害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育秧模式。

  轨道运苗火车开入寻常百姓家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并稳定,5月6日,创业农场水稻秧苗开始进入移栽期。在创业农场田间地头,种植户在水稻插秧运苗过程中可谓是各出奇招,利用动力运苗车、手推轨道式运苗车、独轮运苗车等多种措施节约成本,增加效益,而其中最显眼的,也是最吸引人的就要数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轨道运苗小火车了。

  近年来,为了解决插秧期间劳动力紧缺这一难题,这个农场集思广益,积极动员种植户发挥“匠人”精神,结合生产实际,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并将节本增效的“奇思妙想新发明”应用到水稻种植中,各式运苗机械就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广大种植户发明和改进的。

  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种植户王培堂今年将以前自己改进的手推轨道式运苗车进行了进一步改进,给其安装上了电力系统,可由电瓶驱动,遥控器操控,在运苗过程中犹如火车一样,沿着铺设好的轨道前进运苗,无需再由人力推动,由遥控器远程就可操控其前进和后退。插秧期间这台轨道运苗小火车吸引了很多周边种植户参观考察,都说明年也整一台用来运苗,既节省人工,又不破坏埂子,插秧省事多了!

  侧身施肥宽窄行节本增效又增产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作为水稻增产增效的一项农业高产措施,在创业农场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多年,不仅有效落实了农业“三减”工作,同时给广大种植户也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这项技术不但在创业农场土地上落地生根,如今已是枝繁叶茂。

  为了找到寒地水稻施肥的正确方法,均衡施用各种营养元素,从2012年起,创业农场开展水稻侧深施肥试验。通过应用侧深施肥专用肥,加大技术跟踪测验,及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对比分析等举措,几年下来,创业农场有效解决了往年水稻施肥不能够定位、定量、均匀、可靠的技术难题。侧深施肥插秧机能将插秧和施肥一次完成,形成一体化作业,既降低了劳动量,又减少了肥料的流失,每亩可以节省肥料10%。在亩施用量30公斤的基础上,减少2.5公斤,仍然能达到增产5%以上,一亩地增加效益100多元。

  今年,在常规的侧身施肥基础上,创业农场又重点加大了侧身施肥宽窄行插秧机的推广力度,此型号插秧机是将侧身施肥与水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相结合,利用水稻边际优势增产原理,实行水稻宽行距与窄行距间隔栽培模式,同时加以侧身施肥,减少肥料流失。此栽植方式既能保证单位面积上有合理的穴数,又能增强水稻行间的通风透光性,使稻株生长健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虫危害,同时,由于单位面积内穴数增加,可不用人工补苗,是种植户节本增效又增产的又一科技利器。

  无人驾驶插秧机展现科技“神力”

  插秧机能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自由奔走田间,直行、转向全程都是机车自我控制,这在以前人们是无法想象的,但是如今在创业农场这一幕却成为了现实。

  5月11日,为创新营销模式,从种的好向卖的好转变,以品牌农业为保障,大力发展电商营销,开启直播销售模式,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规模,实现营销发展新突破,创业农场销售直播间对无人驾驶插秧作业进行了全程直播。往年插秧机插秧需要两三人合作才能完成,现在只需一人辅助加苗,无人驾驶的插秧机便驶向田间,自动作业、转向、掉头,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有序。

  据了解,今年无人农场将是创业农场农业生产的重头戏,整地、插秧、智能灌溉、田间管理、收获、生产管理等各个作业环节将全部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建立移动5G网络和控制平台,整合现代农艺和农机装备、无人机、农业机器人、自动驾驶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产品及技术进行全方位的农情信息采集,更精确的完成各类农机自动驾驶和远程操控,打造“无人农场”,创建和实现“智能化农机、无人化农机”。

  农机智慧化是驱动农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全面转型的重要驱动。无人驾驶农机的推广应用,未来重点以提升优化农机无人操作为主要方向,构建多机械、多机种协同作业的工作模式,最大化地解放双手,带动中国农机向智能化方向迈进,为农业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未来,创业农场将继续发挥科技在农业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加强良种良法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垦区粮食稳产增产、职工群众持续增收打牢基础。

责任编辑:吕博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