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8日讯(通讯员 李佰)近日,在创业农场第一管理区种植户赵喜武地中,一台台农机车排着队伍在秸秆田里轰隆起舞,不一会儿,拾禾后的秸秆就被打包成了一捆捆近人高的草捆。据了解,这是创业农场为确保秸秆零禁烧,实现秸秆“变废为宝”的新妙招。
连日来,创业农场在积极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微信、条幅宣传标语等多种方式宣传秸秆禁烧,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让职工群众认识到秸秆焚烧的危害,普及秸秆还田的好处,科学有效的组织秸秆还田工作的同时。农场还积极组织各农业单位及时联系秸秆打捆机对秸秆进行打捆,然后再用车运送到电厂发电,据了解,正常水分的秸秆拉到电厂后每吨可卖230-260元,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变废为宝,一举多得。
“以前的水稻秸秆只能焚烧,啥用没有,还污染环境,浪费人工,现在才知道原来它还可以卖钱,听打捆车的师傅说,一亩地能打4捆,这一捆得有500多斤,也就是一亩地的秸秆这些打包的商家拉到电厂至少能卖200多元。”种植户赵喜武简单地算了下秸秆打包回收的经济帐。
责任编辑:吕博
频道推荐
- 八五九农场“以赛促收”显身手 广袤大地奏“丰歌”2021/09/28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大庆油田采油三厂:这块金牌真不易2021/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