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日讯(通讯员 曹秀梅)9月1日,走进前进农场科技示范园区,只见水稻育秧大棚里的马铃薯长势喜人,马铃薯个头大、表面干净,但与传统种植方式不同的是,这些马铃薯不是从土里生长出来,而从稻草里生长出来的,原来这是这个场利用废弃水稻秸秆种植土豆推进大棚二次利用和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一个试验。

今年,这个农场科技园区与东北农业大学合作,在水稻插秧结束后,利用育秧大棚开展免耕覆稻草种植马铃薯示范项目,从6月份摆栽后,目前已结出丰硕的马铃薯。这项新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在不破坏水稻育秧大棚床面的前提下,将马铃薯摆种上,再覆盖15 —20厘米水稻秸秆。由于改“翻耕栽培”为“免耕栽培”,改“种薯”为“摆薯”,完美地保存好育秧棚床面,为第二年水稻育秧工作的平床、压床工作减少人工成本。另外马铃薯的生长期管理简单,不需除草,只需浇3—4次水即可。
据了解,一栋超级大棚可利用8亩地秸秆,秸秆覆盖能改善棚内小环境,起到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同时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一栋大棚可产出2000斤左右马铃薯,预期收益为800-1000元。收获后将水稻秸秆喷施腐熟剂还田,可以起到培肥地力的效果,实现循环利用,为种植户提高收益开辟新路径。
责任编辑:吕博
频道推荐
- 前锋农场有限公司多举措筑牢秸秆禁烧防火墙2021/10/14
- 探秋——龙江五大旅游线路2018/10/31
- 【黑龙江省新闻联播】桦川稻香节 好米迎客来2018/10/29
- 暖心!大庆高新区开展为社区抗疫一线工作者送“国庆面”行动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