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北大荒  >  垦区要闻
搜 索
探寻红兴隆增产12亿斤的“硬核”力量
2021-11-10 14:02:4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1月10日讯(通讯员 陆书鑫 高玮) 今年,红兴隆分公司遭受到了严重的双重自然灾害,播种期持续低温多雨,夏季近60天高温干旱无有效降雨,粮食生产喜获“十八连丰”,总产达到87.9亿斤,同比去年增产12.63亿斤,水稻单产1258斤、玉米单产1407斤、大豆单产332斤,创下了收获面积历史最大、开始时间历史最早、速度历史最快、总产量历史最高、水稻亩产量历史最高、亩效益历史最高的纪录。

八五二农场进行格田改造后的收获现场。夏红英摄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下,红兴隆是如何抵御自然灾害创造历史新高的呢?

  红兴隆分公司全面落实集团“181”战略、“1213”高质量发展体系和“32366”任务体系,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打造百亿斤商品粮基地。

  红兴隆在黑土地做起一篇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大“论文”。明确了“保护不代表不发展,要在保护中科学利用资源,发挥有限资源效能最大化”的思路,开展起了向820多万亩耕地要有效耕种面积的工作,对现有耕地整形扩边,大力推行规模化格田改造,全面推行“阶段性任务定死、一幅图对表落实、无弹性对标验收”机制,要求全部实现卫星导航和激光平地仪作业,确保做一次整形到位。

  据悉,今年,红兴隆通过耕地整形扩边新增有效耕种面积37万余亩、50万亩水田格田改造新增插秧面积近1.3万亩,为实现十八连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是农业丰收增产的根本的保证。红兴隆紧紧扭住这一关节,以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入品利用率的三高为目标,强力推进科技示范带(点)建设,构建起42条1360余延长公里的科技示范带,拥有208个示范点。

  红兴隆在“三高”示范带上,实施“白浆土改良”“等高种植”“优质稻米食味值栽培技术”等各项试验示范项目超过200项,复制重演进田间30000多亩次,八五二农场彻底解决了白浆土低产的问题,友谊农场明年全域开展白浆土治理工作。

  今年,红兴隆水稻从9月9日在黑龙江省率先开镰收割水稻,9月11日同样在全省率先收获玉米。

  “农业生产和农时标准化是丰收基础要素,这个需要种植户自觉遵守,充分保证每个环节是按照高产标准来执行。”红兴隆分公司农业发展部总经理陈月堂说。

  红兴隆将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一项硬性制度来开展,将生产作业和农时管理进行量化管理,做到管理有遵循、督导有指标、考核有依据,同时以公开的方式开展劳动竞赛,以硬性的制度来提升种植户遵守的自觉性。

  在统一硬性的要求下,红兴隆还让管辖的农场有限公司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严格考量与创新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被动与自觉的和谐互动。

  据了解,为保证实现丰产丰收,红兴隆大力开展收获减损工作,采取边测试、边总结、边推广,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的方式,确保实现适用性增强、脱谷净度高、粮食损失率少、作业速度快目标。八五三农场改装水稻割晒翻铺机,投入仅300元,有效解决了雨前抢收的问题;八五二农场将翻转犁加装延长板、曙光农场为深松机加装“雁翅”,通过机械中挖潜力,全面提高作业质量,大豆收获综合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玉米直收、水稻收获综合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责任编辑:平静

相关新闻
频道推荐